- · 《学术评论》投稿方式[07/01]
- · 《学术评论》期刊栏目设[07/01]
- · 学术评论版面费是多少[07/01]
音乐评论要有建设性专业性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音乐评论要有“新理念”“新队伍”“新行动”“新成果” (本报记者 刘平安) 本文转自:光明日报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淑琴认为,当前音乐界建设性
音乐评论要有“新理念”“新队伍”“新行动”“新成果”
(本报记者 刘平安)
本文转自:光明日报
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淑琴认为,当前音乐界建设性的批评是稀缺的。每次受邀评论某些作品,李淑琴都会尽力做到专业客观,“有问题的地方,我会直言不讳。你提的一针见血,对方也会欣然接受。所以,评论不是不能批评,而是要说到点上,要通过建设性展现专业性,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”。
研讨会上,专家学者还对音乐评论人才的培养、观众的培养进行了讨论。不少专家表示,可以通过面向高校及社会各界的比赛、推优,通过组织师生观演写评论、做导赏等鼓励更多人关注音乐评论、参与音乐评论,挖掘更多音乐评论人才。也有专家指出,依托基地建设,不仅要培养音乐评论人才,还要培养观众。通过线上线下的开放课、讲座、科普性文章等面向公众做好音乐普及工作,真正发挥音乐评论引导创作、推出精品、提高审美、引领风尚的作用。
赵旻指出,要在基地揭牌落成之际,凝聚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,把社会各界的热忱期望转化为基地的热切行动,为中国音乐评论事业奉献应有的力量。他提出,新时代中国音乐评论要有“新理念”,把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,将一系列新思想、新观点、新论断、新要求融会贯通、灵活应用;新时代中国音乐评论要有“新队伍”,以基地为平台,吸引、带动全国的音乐工作者参与到音乐评论的具体工作中来;新时代中国音乐评论要有“新行动”,出色的音乐评论家要立场鲜明、敢说真话,以引领优秀音乐创作为出发点,褒优贬劣、激浊扬清,有效地引导创作、推出精品、提高审美、引领风尚;新时代中国音乐评论要有“新成果”,推出一批音乐评论的佳作力作、推介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和演出、推举一批真正有水平的高端音乐评论人才。
张伯瑜的发言引发了现场学者的广泛共鸣,同时不少专家进一步补充道,做音乐评论既要讲究专业性、建设性,还要讲究评论的方式方法。
文章来源:《学术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xueshupinglun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9/3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