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学术评论》投稿方式[07/01]
- · 《学术评论》期刊栏目设[07/01]
- · 学术评论版面费是多少[07/01]
读《北京味儿》随想:客观评价清末民初学人史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瞿宣颖(兑之)的名字,我并不陌生。因近年来整理曾祖父夏孙桐(晚号闰庵,晚辈尊称闰庵年丈)生平、著述、交游,对处在同一时期并有着共同经历的人和事有了些许了解。前不久
瞿宣颖(兑之)的名字,我并不陌生。因近年来整理曾祖父夏孙桐(晚号闰庵,晚辈尊称闰庵年丈)生平、著述、交游,对处在同一时期并有着共同经历的人和事有了些许了解。前不久有幸得到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《北京味儿》一书,它引起我浓厚兴趣。
时年夏孙桐已82岁高龄,依然笔力扛鼎;瞿宣颖年富力强,正活跃于政学两界。值北京古学院成立,任职者依然是同圈中人。据郭则沄记述:“为提倡旧学计,始与都下旧人筹设古学院,意在访求古籍,砥课后进。”(《郭则沄自订年谱(丁丑1937)》)夏孙桐因多种考虑退还古学院聘书(实拒之),1938年郭则沄“使人以书至曰,‘本院有大反公义之所为,仆无力救正,请辞'。”(同上)而瞿宣颖与吴廷燮、周肇祥等依然任上,潜研旧籍,辑佚编刊。
处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,面对不同于以往的学术生态环境,瞿宣颖在阐释学人对文化学术应秉持的态度时,强调“身为史官,为国存史”的职责:“凡是负责经营文化事业的人,应该忘怀于一时的政治现象,而竭力发挥所谓为学术求学术的精神。说一句充类至极的话:纵使亡国,而我们的事业却不可以中断。因为我们的事业实在是国家复兴的基础。”(《〈北京味儿〉代后记·北平史官》)
学术文化处于历史性转向之际,瞿宣颖以及老辈学人们,依然守护着民族学术文化的根,即使身陷困境亦不弃不离。“卓然一代人物,即有所短,亦白璧微瑕。”(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献六·琐缀录》)因此,理性客观地评价清末民初学人的史学地位与学术价值,钩深致远,探赜洞微,将他们的作品著述昭然于世,让学界在借鉴继承中发扬光大,于学于史皆有裨益。
《北京味儿》由燕山出版社原总编辑赵珩先生撰序推荐。赵珩先生的曾伯祖赵尔巽与夏孙桐曾勠力同心于《清史稿》编纂,可谓患难与共。其时赵尔巽任馆长,夏孙桐“经手最多而亦最出力”。赵珩先生在《〈北京味儿〉序》中提到,瞿宣颖“与当时的北京耆旧学人往来频繁,如傅增湘、俞陛云、周肇祥、郭则沄、柯昌泗、刘盼遂、吴廷燮、夏孙桐、陈垣、夏仁虎、溥心畲、李释戡、徐一士、黄孝纾等往来密切。”这其中多系我查阅史料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人物,有些与夏孙桐还是至交、忘年交。他们大多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,官宦之家,书香门第,幼承庭训,师从大师;又有着类似的经历,早应史职,习谙掌故,胸有定见,载笔春秋。
近代中国,波谲云诡弹指间。洋务图强、维新变法、辛亥革命、五四运动等,国家命运包括“北平的命运”转变的同时,文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。相同的境遇,不同的抉择,结果自然大相径庭。一些学者曾认为,早期老辈学人的社会交往、文化理念与变革中的现实格格不入,故不愿更多提及。但无可否定的是,旧时学人国学功底深厚,学术扎实且素负盛名。怀铅提椠、拾遗补阙、修史编志,是他们生活之日常;搜访勘刻、保护国粹、表章学术,寄托着他们的理想志向。为此,他们为之倾注心血,甚至不遗余力。七七事变后,京都沦陷,他们目睹“莽莽神州兵气亘,听不得,泽鸿哀。”叹“丛菊漫淹词客泪,偏多傍,战场开。”(夏孙桐《南楼令·秋怀次韵》)世事维艰,生存与守节考验着同样活跃于政学两界的旧时文人。夏仁虎《腊梅诗》云:“微吟托比兴,借物寓讥贬。”“莫道非花亦是花,狗蝇琐琐逞芳华。描摹东阁新官样,篡取南枝旧世家。”亦可窥见其时部分学人处境之尴尬。
《北京味儿》收录了瞿宣颖多篇“旧京遗事”“燕京杂记”,“零珠碎玉”连缀出一幅又一幅《春明感旧图》,近代北京亦随之多层面地跃然纸上。比如,瞿宣颖于什刹海酒楼会贤堂“凭阑俯视,全景在目,把酒遐思,直如南渡后人追想汴京繁华也。”(《故都见闻录·西涯》)1934年溥心畲约遗老遗少社集萃锦园,晚饮于会贤堂楼上,夜观什刹海夜景:“微雨如烟,隔岸灯火辉煌,景色殊胜。”(《夏孙桐戊寅日记》)陶然亭更是当时文人雅集登高常往之地,留下诸多至今耐人寻味的奇闻逸事。夏孙桐《乙丑江亭修禊》诗有:“北眄黑窑台,中枢峙岧峣。贵人乞丐装,高踞啜新醪。”注云:“清季,有宗室贵爵,数人相与,敝衣垢面,日聚黑窑台上,谓之乞丐装。临散,乃盥沐冠带,鲜衣怒马而去。时人怪愕,以为亡国之征。”瞿宣颖记述:“光绪季年以后,京曹多居内城,江亭之会遂希。民国以后,社坛北海,相继辟园,簪裾雅集,喜喧恶寂。春明旧事,渐已淡忘,更无人访此寒烟野水矣。”(《故都闻见录·陶然亭》)
文章来源:《学术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xueshupinglun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8/360.html
上一篇:服务社会生活让学术具有传播竞争力
下一篇:音乐评论要有建设性专业性